-
現 在的人不再使用肥皂,最主要的原因是認為市售肥皂洗起來太乾,甚至會造成皮膚脫皮,所以多半都改用沐浴乳洗澡或用洗面乳洗臉;但使用這些化學產品後,大家 應該都有"怎麼洗完皮膚滑滑的,好像沒洗乾淨"的經驗,是的,這些產品就是利用添加人工乳霜等化學成分,形成那層滑滑的薄膜,來製造出滋潤皮膚的假象,但 實際上,這層薄膜是無法被皮膚吸收的,甚至容易造成皮膚堵塞,有些人常常發現皮膚怎麼長出了小小粒的疙瘩,那多半就是長期使用化學產品所造成的不良結果。
-
可是手工皂可不同了,因為根據手工皂製作的化學式:『油脂 + ( 氫氧化鈉 + 水 ) = 肥皂 + 甘油』,手工皂將甘油(glycerin)完整的保留在香皂之中,幾乎佔了香皂的25%左右,因為甘油是十分天然的親水性保濕滋潤劑,它具有極優的保濕效果,所以使用時會比一般市售的香皂來得滋潤很多喔!
-
但 一般肥皂生產商為了利益考量,都會把甘油萃取出來,將其做為其他化妝品的添加物,因為甘油的經濟價值遠比香皂高的許多,所以仔細查看化妝品的成份標示,會 發現保溼保養品裡面都含有甘油成份;而抽取後的低價值皂再添加些化合物(如清潔劑或是合成介面活性劑...等),即成了一般的市售肥皂。這也是為什麼市售 香皂才賣你一個不到十元的價格,因為那是為了萃取甘油後所剩餘的殘餘物加工品,一點滋潤成分都沒有,難怪大家會說用肥皂洗澡皮膚會乾乾的。
-
另一方面,手工皂除對人體肌膚有好處外,對環境的保護也是有利的。因為手工皂製作過程並沒有添加清潔化學物質,因此當手工皂遇到水之後,約24小時內會完全中和分解,所以也不會造成環境的污染與負擔,讓我們享受舒服的洗澡樂之餘,也可以同時做好環保。為了我們後代子孫著想,更應該使用手工皂,保護我們的地球喔!
公佈欄
- Dec 18 Wed 2013 21:05
手工皂與傳統沐浴產品大不同
- Dec 18 Wed 2013 21:02
清潔劑含壬基苯酚 會讓男性不孕
清洗蔬果、碗筷的清潔劑中含有的壬基苯酚類化合物 (NP),不僅威脅生態,也可能造成不孕問題。根據研究,市面上六成六的清潔劑都被驗出含有NP。衛生署首度公告,未來國內食品用清潔劑中NP的濃度不得超過0.1%。
衛生署委託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研究所副教授蔡詩偉進行「市售食用品清潔劑中壬基苯酚類化合物含量分析及人體暴露評估」研究。
蔡詩偉指出,抽樣市面上販賣75種清潔食品、器具、容器、食品包裝的清潔劑,發現66%的產品中,都被檢驗出含有NP 。令人驚訝的是,即使廠商標示為天然成分的界面活性劑,仍被檢驗出微量的NP。
蔡詩偉說,NP具有良好的洗淨力,因此被廣泛運用。但是NP 和人體天然的雌性激素太過相似,NP進入人體後,會呈現動情激素作用。越來越多科學家擔心,除了造成環境污染之外,NP可能會導致不孕、精子濃度下降、兒童的性早熟問題。
為了了解使用清潔劑後,NP殘留在杯碗瓢盆與蔬果的情況,研究分別使用瓷器、玻璃、美耐皿三種器具,分別放在不同濃度的界面活性劑濃度裡面,利用不同的浸泡溫度、浸泡時間、沖洗時間,發現殘留量都差不多。
很多家庭主婦會用熱水浸泡洗好的碗盤,希望能洗掉化學成分,但是這份研究顯示,一但NP沾染上餐具,即使略為加長沖洗時間、用熱水洗,洗掉NP的幫助也不大。
- Dec 18 Wed 2013 20:56
肥皂的歷史起源
關於肥皂起源的傳說很多,據史料記載,最早的肥皂配方起源於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古羅馬人常向神祇獻祭動物,最有名的獻祭所,就在台伯河流域(Tiber River)的肥皂山(Mount Sapo) 上,肥碩的牛羊被帶到肥皂山頂,宰殺後放在材薪堆起的檀上焚燒,熊熊火焰將動物脂肪燒成液態油脂,與材薪的灰燼混合,隨著雨水流入山下沿岸陶土中,河邊村 落的婦女,每天帶著日用器皿與衣物到河邊清洗,然而不經意沾上陶土的器皿,清洗時卻出現微細泡沫,油膩髒汙的部分經過泡沫搓洗後,反而更加乾淨,婦女們便 一傳十,十傳百的宣傳泡沫陶土的潔淨效果,而肥皂就這樣被發現了。
又有一傳說肥皂的發明是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人。傳說在西元前7世 紀古埃及的一個皇宮裏,一個腓尼基廚師不小心把一罐食用油打翻在地下,他非常害怕,趕快趁別人沒有發現時用灶爐裏的草木灰撒在上面,然後再把這些混合浸透 了油脂的草木灰用手捧出去扔掉了。望著自己滿手的油膩,他想:這麼髒的手,不知道要洗到什麼時候才能洗乾淨啊!他一邊猶豫著一邊把手放到了水中。奇跡出現 了:他只是輕輕地搓了幾下,那滿手的油膩就很容易地洗掉了!甚至連原來一直難以洗掉的老污垢也隨之被洗掉了。這個廚師很奇怪,就讓其他的廚師也來用這種灰油試一試,結果大家的手都洗得比原來更加乾淨。於是,廚房裏的傭人們就經常用油脂拌草木灰來洗手。後來法老王也知道了這個秘密,就讓廚師做些拌了油的草木灰供他洗手用。
姑且不論那種說法才是正確的,這都說明了人們在幾千年以前就懂得運用動物脂肪與草木灰(鹼)來洗滌。直至18世紀法國人利用鹽及石炭製作“人工蘇打”,取代傳統自灰燼中取出的鹼汁,從此結束了從草木灰中製取鹼的古老方法。到了19世紀,德國人發明以電氣分解食鹽水來製作氫氧化鈉,這種鹼稱為苛性鈉;自此之後,苛性鈉的普及,得以讓肥皂從原本只有王宮貴族買得起的商品,搖身一變,變成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19世紀末,製皂工業由手工作坊最終轉化為工業化生產。
肥 皂之所以能去汙,是因為它有特殊的分子結構,分子的一端有親水性,另一端則有親油脂性,在水與油污的介面上,肥皂使油脂乳化,讓油脂溶于肥皂水中;在水與 空氣的介面上,肥皂圍住空氣的分子形成肥皂泡沫。原先不溶于水的污垢,因肥皂的作用,無法再依附在衣物表面,而溶於肥皂泡沫中,最後被整個清洗掉。
活 在現代生活便利的我們,不得不感激上帝造物的奧妙與老祖先的智慧,讓我們現在有這麼多種的清潔用品可用。然而急於營利的商人,在肥皂裡添加化學成分、色 素、香料、防腐劑、硬化劑、抽走裡面有價值的甘油成份,讓現代人開始出現不少皮膚問題,其實所有的問題其實都是有機可循、逐步累積下來的,有時我們不得不 思考,我們是不是過於沉浸產品的包裝或廣告字眼,大家總是希望肥皂又香、又漂亮、但又要溫和不傷皮膚,又要洗起來滑嫩,但真的有這種東西嗎? 許多事情最終還是只有回歸自然一途~
- Dec 18 Wed 2013 20:53
嬰兒擦香香 過敏機率高
【摘自聯合報外電報導】美國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嬰兒清潔及爽身用品可能會讓較多「鄰苯二甲酸鹽」進入嬰兒體內。這種成分與過敏有關,而且會影響生殖系統的發育。
美國華盛頓大學與西雅圖兒童醫院研究所共同研究之後發現,經常使用潤膚乳液、洗髮精、爽身粉等用品的嬰兒,尿液中比其他嬰幼兒更容易出現鄰苯二甲酸鹽。
研究人員採集一百六十三名兩個月到兩歲四個月大嬰幼兒的尿液樣本後發現,它們全部至少含有一種鄰苯二甲酸鹽,而使用爽身粉、潤膚乳液、洗髮精與尿中鄰苯二甲酸鹽濃度較高有極大關聯。研究報告已發表在「小兒科」醫學期刊。
參與研究的華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席拉‧沙泰安納拉亞納表示:「問題非常棘手,因為學術界已經證實,如果嬰幼兒經常接觸鄰苯二甲酸鹽,可能改變荷爾蒙的濃度,並提高過敏、流鼻水、濕疹的機率。」
- Dec 18 Wed 2013 11:05
手工皂製作流程
製作手工皂來說 我不是資深老手 更不是名師
純粹是我經歷這些日來的小小資歷
我沒上過課 當然也就沒跟老師學習
只有上網收尋資料 買一堆書回來研究
綜合所有書籍的知識 慢慢研發不同類型的手工皂
以下是我的製作流程 也許每個人的製作方式或許有不同
製作流程:
一、秤量所需要的氫氧化鈉
- Dec 17 Tue 2013 14:06
母乳手工皂製作(台灣母乳協會製作)
參考資料:母乳手工皂製作(台灣母乳協會製作)
前言:
上班媽媽通常都會多準備一些庫存母乳以備不時之需,而為了給孩子最好的營養,
往往庫存母乳沒有需要用到的時候就不動用,又因為母乳食用上有保存期限,
所以上班媽媽通常都會有些過期的庫存母乳。
除了常見的澆花、敷臉等應用之外,
考量到母乳本身的營養價值與美容功效,因此有了將母乳入皂的構想。
母乳入皂的最大好處,
在於「香皂」是我們每天生活當中都會使用到的清潔物品,使用上相當方便。
而目前漸漸引起風潮的手工香皂有其滋潤度高、不含人工合成洗劑與香料、色素等優點,
- Dec 17 Tue 2013 13:50
認識手工皂
用了安心、對環境友善的手工皂
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清潔用品都是石化產品的合成洗劑,而天然的手工皂,是單純以油脂加上氫氧化鈉的產物。
為什麼「皂」會比「合成洗劑」好呢?因為皂性清潔劑主要成分是取自油脂, 當稀釋至一定濃度就會喪失界面活性的作用,並在一天之內分解掉。即使手工皂長時間留在皮膚上,不會造成任何的負面影響,更不用擔心洗澡會有所謂「皂鹼」對肌膚造成「不良刺激」的問題。古早時婆婆媽媽帶著肥皂在河邊洗衣服,但是河水中的生物依然活蹦亂跳,就是這個原因。
合成洗劑可怕,在於其主要成份「合成界面活性劑」的作用。合成界面活性劑,是經由化學合成方式製造出來的人工物質,因此並不是能夠融入生態系的物質,無法 被自然分解,並且會破壞生物體的構造。以現在的洗衣用合成洗劑為例,以前大的包裝大約含有25%的合成界面活性劑,現在濃縮型包裝變小了,卻反而增加為 41%的合成界面活性劑,亦即雖然具有強大的去污力,但是毒性也隨之大幅提升。 (資料來源:台達環境電子報)
沐 浴乳廣告常以美女洗泡泡澡的畫面吸引觀眾目光,但在這種容物起泡的清潔劑中含有一種可怕的「合成界面活性劑」:壬基酚聚乙氧基醇,其產生的汙水會釋放有害 的壬基酚,若進入水生動物體內,則會改變其性別,影響其族群數量。由於壬基酚聚乙氧基醇被確定是一種「環境賀爾蒙」,已被政府管製規定用在清潔劑的濃度需 小於0.1%,不過還是少用為妙! (資料來源:《無毒保健康:如何在充滿毒物的生活中自保》)
- Dec 16 Mon 2013 18:59
生產棕櫚油 印尼猩猩生存臨危
【國際中心╱綜合 報導】潘婷(Pantene)、海倫仙度絲(Head& Shoulders)的洗髮精以及雅斯蘭黛(Estee Lauder)的護膚霜,都含有棕櫚油和棕櫚仁油,而這些成份都是來自印尼,代價是熱帶雨林被大規模砍伐,除了破壞生態,還造成大批猩猩成為孤兒。
根 據英國雨林基金會發言人表示,這些品牌為了生產大量棕櫚油,砍伐和焚燒熱帶雨林,改種棕櫚樹,在過去20年,印尼的雨林面積由6萬公頃萎縮至1萬公頃,不 少在雨林棲息的猩猩不是被燒死,就是因為食物鏈被毀而活活餓死,再加上盜獵者捕獵,以致在赤巴沼澤(Tripa Swamp)森林內的猩猩數目,由10年前的2千隻銳減至現今2百隻。動保團體警告,若情況持續下去,相信猩猩在十年內會滅絕。
被指控的品牌表示會試圖尋找替代可持續使用的油,海倫仙度絲和潘婷的製造商寶僑(P&G)也表明反對不負責任的伐林。
赤巴沼澤的猩猩數量銳減到200隻。翻攝網路
- Dec 16 Mon 2013 14:47
洗劑越香越毒 恐釋致癌物
- Dec 16 Mon 2013 14:27
2013.12.16 有機豆漿皂(待補圖文字)
待補